黄疸反复可能由母乳性黄疸、胆道梗阻、肝炎、溶血性贫血等原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母乳性黄疸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延迟,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反复出现。建议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必要时配合蓝光治疗。
2、胆道梗阻胆管结石或先天性胆道闭锁会阻碍胆汁排泄,导致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与胆管炎症、结构异常有关,常伴随陶土样便和皮肤瘙痒。需行MRCP检查明确后考虑手术解除梗阻。
3、肝炎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可致肝细胞坏死,影响胆红素代谢。通常与病毒感染、酒精摄入有关,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可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甘草酸制剂、腺苷蛋氨酸等护肝药物。
4、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间接胆红素生成过多,常见于G6PD缺乏或自身免疫性溶血。可能与感染、药物诱发有关,可见浓茶色尿。需输血或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溶血。
反复黄疸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高脂饮食,新生儿需加强母乳喂养管理,出现皮肤黄染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