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一般可以针灸,但需在医生评估后操作。针灸可能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但无法根治椎间盘结构改变。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根受压导致的炎症反应。临床常用肾俞、大肠俞等穴位,配合电针或温针增强效果。治疗周期通常为10-15次,每周进行2-3次。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酸胀感或皮下淤血,这些反应多在1-2天内自行消退。治疗期间应避免腰部剧烈活动,使用硬板床休息有助于增强疗效。
当存在严重椎管狭窄、马尾综合征或局部皮肤感染时禁止针灸。急性发作期伴随下肢肌力下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优先考虑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患者行针灸需谨慎,避免针刺过深引发椎体损伤。孕妇及装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某些特殊针法。
建议结合牵引、核心肌群锻炼等综合治疗。日常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搬运重物时采用屈膝下蹲姿势。体重超标者需控制饮食减轻腰椎负荷,睡眠时侧卧屈膝可降低椎间盘压力。若针灸后出现持续麻木或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复查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