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儿童骨髓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发热和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高热和乏力。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手术清创或物理治疗,早期就医是关键。
1、局部疼痛
儿童骨髓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局部疼痛,通常集中在骨骼或关节附近。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活动时更为明显。疼痛的原因主要是炎症刺激骨膜和周围组织,导致神经末梢敏感。家长应留意孩子的疼痛描述,及时就医。
2、肿胀和红肿
患处可能出现明显的肿胀和皮肤发红,这是由于炎症引起的局部血管扩张和液体渗出。肿胀可能伴随压痛,触摸时孩子会感到不适。如果发现孩子某个部位突然肿胀,需警惕骨髓炎的可能性。
3、发热
儿童骨髓炎常伴有发热,体温可能升高至38℃以上。发热是身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提示炎症可能已扩散至全身。如果孩子持续发热且伴有局部疼痛,应及时就医进行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4、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肿胀,孩子可能会拒绝使用患肢,导致活动受限。例如,下肢骨髓炎可能导致跛行,上肢骨髓炎可能影响手臂的正常活动。家长应观察孩子的日常活动,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5、全身症状
在严重病例中,孩子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和寒战。这些症状提示感染可能已扩散至全身,需立即就医治疗。
治疗方法
1、抗生素治疗
早期骨髓炎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类、青霉素类和万古霉素。治疗周期一般为4-6周,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用药。
2、手术治疗
对于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清创。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和植入抗生素骨水泥。
3、物理治疗
在炎症控制后,物理治疗有助于恢复患肢功能。常用方法包括热敷、超声波治疗和康复训练,帮助孩子恢复活动能力。
儿童骨髓炎的症状多样,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患儿可以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