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出尿通常由压力性尿失禁引起,可能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干预、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妊娠分娩、肥胖、慢性咳嗽、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松弛:盆底肌松弛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常见原因,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尿失禁症状。每天坚持训练15-20分钟,持续3个月可见明显效果。
2、妊娠分娩: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盆底肌和韧带受到牵拉和损伤,可能导致尿失禁。产后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如电刺激治疗,有助于恢复盆底肌功能。同时,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减轻盆底肌负担。
3、肥胖:肥胖会增加腹压,加重盆底肌负担,导致尿失禁。通过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可有效缓解尿失禁症状。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4、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会反复增加腹压,导致尿失禁。治疗原发病如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氟替卡松或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控制咳嗽,可改善尿失禁症状。
5、神经损伤:神经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可能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导致尿失禁。药物治疗如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奥昔布宁、托特罗定可减少膀胱过度活动,改善尿失禁症状。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如膀胱颈悬吊术、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等。
在饮食方面,建议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预防便秘,减少腹压。运动方面,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和盆底肌训练,增强盆底肌力量。护理方面,注意个人卫生,使用护垫或成人纸尿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