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持续疼痛可通过制动固定、药物镇痛、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炎症反应、骨痂形成、固定不当、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制动固定骨折部位需保持绝对制动,避免不当活动导致二次损伤。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时需确保松紧度适宜,肢体末端出现肿胀或麻木需及时调整。
2、药物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炎症性疼痛,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适用于重度疼痛,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可改善肌肉痉挛性疼痛。
3、物理治疗骨折稳定后可采用超短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冷敷减轻急性期肿胀,后期热敷帮助软组织修复。康复期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4、手术干预内固定物松动或感染需手术清创,畸形愈合需截骨矫正,延迟愈合可采用植骨术。术后需配合抗感染治疗与阶段性影像学评估。
恢复期适当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需排除骨髓炎等并发症,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