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里息肉是否需手术取决于其类型、大小及症状。胃息肉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切除、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等。胃息肉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遗传因素、胃酸反流、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
1、内镜切除:对于直径大于1厘米的息肉,或存在不典型增生、癌变风险的息肉,内镜切除是首选方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常用技术,能够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减少复发风险。
2、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息肉的常见原因之一,可通过三联疗法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两次,疗程7-14天根除感染,减少息肉复发。对于炎症性息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埃索美拉唑40mg,每日一次可缓解症状。
3、定期随访: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无癌变风险的息肉,可通过定期胃镜随访观察其变化。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胃镜检查,监测息肉大小、形态及病理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饮食调节: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过冷过热食物,减少胃酸分泌,有助于缓解症状。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5、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减少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避免胃黏膜损伤。保持规律作息,减轻精神压力,有助于降低胃息肉的发生风险。
胃息肉的护理需结合饮食、运动及生活习惯的调整。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增强体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定期复查胃镜,及时发现并处理息肉变化,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