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阑尾和发炎阑尾在形态、功能及症状上存在显著差异。阑尾炎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而正常阑尾无特殊表现。阑尾炎可能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嵌顿、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
1、形态差异正常阑尾呈细长管状结构,直径通常小于6毫米,管腔通畅,黏膜光滑无充血。发炎阑尾则表现为管壁增厚、充血水肿,直径超过6毫米,严重时可见脓性渗出或穿孔。影像学检查中,正常阑尾无异常信号,而发炎阑尾在超声或CT下可见壁层分层征象及周围脂肪密度增高。
2、功能差异正常阑尾作为免疫器官,含有丰富淋巴组织,可能参与肠道菌群调节。发炎阑尾因病理改变丧失原有功能,局部免疫细胞浸润释放炎性介质,导致全身炎症反应。部分研究认为阑尾可能储存有益菌群,但发炎时这一功能完全受阻。
3、症状表现正常阑尾无任何临床症状。典型阑尾炎初期表现为脐周隐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并转为持续性锐痛,伴随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约80%患者出现食欲减退,60%伴发热,儿童可能出现腹泻。穿孔后疼痛可暂时减轻但腹膜刺激征加重。
4、病理机制正常阑尾黏膜完整,腺体分泌物流入盲肠无阻碍。发炎阑尾多因管腔阻塞导致内压升高,血流受阻引发缺血坏死。常见阻塞物包括粪石、寄生虫或肿瘤。细菌过度繁殖产生的毒素会进一步破坏管壁,革兰阴性菌内毒素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5、处理方式正常阑尾无须特殊处理。急性阑尾炎确诊后需禁食水,静脉补液抗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化脓性或穿孔性阑尾炎需紧急手术,可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或开腹手术。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者也建议择期手术切除。
预防阑尾炎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肠道蠕动。出现持续腹痛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术后患者应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普食,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切口裂开。定期复查血常规及炎症指标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