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右侧腹部疼痛可通过伤口恢复观察、体位调整、药物镇痛、感染排查、活动指导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手术创伤、子宫收缩、炎症反应、神经压迫、肠粘连等原因引起。
1、伤口恢复观察:
剖腹产手术切口位于下腹部,右侧疼痛可能与缝合处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牵拉有关。术后1周内轻微刺痛属于正常现象,需保持敷料干燥清洁,避免剧烈咳嗽或突然起身增加腹压。如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2、体位调整:
长期保持同一卧位可能压迫右侧肋间神经。建议采用30度侧卧姿势,双腿间放置孕妇枕减轻腹部张力。起床时先转为侧卧位再用手肘支撑起身,减少腹部肌肉发力。
3、药物镇痛:
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者可考虑曲马多注射液。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禁止自行服用活血化瘀类中药。
4、感染排查:
持续钝痛伴体温升高需警惕切口感染或盆腔炎。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超声能发现宫腔积液。确诊后需使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深部脓肿形成需手术引流。
5、活动指导:
术后6小时开始床上踝泵运动预防血栓,24小时后尝试床边坐立。行走时用手托住伤口减少震动,避免提重物或突然扭转身体。肠粘连疼痛多出现在术后5-7天,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
建议术后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鲫鱼汤、蒸蛋羹促进组织修复。每天进行3-4次腹式呼吸训练,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盆底肌。使用收腹带需间隔2小时松开休息,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如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阴道异常出血,需进行妇科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