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路感染可能由生理结构因素、卫生习惯不良、性生活频繁、免疫力下降、泌尿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尿路感染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发热或腰痛。
1、生理结构因素女性尿道较短且靠近肛门,细菌容易通过尿道口进入膀胱。这种解剖特点使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尿路感染。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可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减少局部潮湿环境滋生细菌。
2、卫生习惯不良长时间憋尿、饮水不足、经期卫生巾更换不及时等习惯会增加感染风险。尿液滞留使细菌有更多繁殖时间,每日应保证1500-2000毫升饮水量,每2-3小时排尿一次。经期需每4小时更换卫生用品,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护理产品刺激尿道。
3、性生活频繁性行为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尿道,性生活后未及时排尿易引发感染。建议同房前后清洗外阴,结束后30分钟内排空膀胱。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变薄,可遵医嘱使用雌激素软膏局部涂抹增强防御能力。
4、免疫力下降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会削弱机体抵抗力。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成为细菌培养基。这类人群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配合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控制感染。
5、泌尿系统疾病膀胱结石、尿道狭窄等疾病可能导致尿液排出不畅,细菌滞留引发感染。此类情况需完善泌尿系超声检查,结石患者可服用排石颗粒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尿道狭窄需行尿道扩张术。若出现肾盂肾炎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疗程通常持续14天。
预防尿路感染需保持每日充足饮水,避免过度劳累和久坐,穿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蔓越莓制品中的原花青素可能有助于抑制细菌黏附,可适量食用新鲜蔓越莓或无糖蔓越莓汁。反复发作患者建议记录排尿日记,就医时携带既往尿培养结果供医生参考。出现血尿、持续发热或腰部剧烈疼痛时须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