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手术后用于胸骨缝合的钢丝通常无需取出。胸骨钢丝是否需要取出主要取决于患者年龄、术后恢复情况、材料特性、并发症风险及医生评估等因素。
1、患者年龄:
儿童或青少年患者因骨骼仍在生长,可能需在骨骼发育成熟后取出钢丝以避免影响胸廓发育。成年患者骨骼已定型,若无特殊原因可长期保留。
2、术后恢复情况:
若胸骨愈合良好且无感染、移位等并发症,钢丝可永久留存体内。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胸骨不稳定或延迟愈合,则需延长保留时间甚至二次手术加固。
3、材料特性:
现代医用不锈钢丝或钛合金钢丝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强,长期留存体内极少引发排异反应。少数镍过敏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等反应,需考虑取出。
4、并发症风险:
钢丝断裂或移位可能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此时需手术取出。极少数情况下钢丝可能穿透皮肤造成感染,需立即处理。
5、医生评估:
心脏外科医生会根据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若CT显示钢丝位置正常且无胸骨变形,通常建议保留。患者出现持续胸痛或异物感时可考虑选择性取出。
术后应避免剧烈胸部运动三个月以防胸骨移位,定期复查胸骨愈合情况。饮食需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可进行深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若出现胸骨异常弹响、局部红肿热痛或不明原因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钢丝相关并发症。日常生活中无需对体内钢丝过度担忧,机场安检等场景可出示医疗证明。
房颤伴心室率快的慢性心力衰竭CHF首选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或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心室率,地高辛则通过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及抑制房室结传导发挥作用。具体选择需考虑患者心功能状态、合并症及药物耐受性。
1、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是房颤伴CHF的一线用药,可有效控制心室率并改善心功能。其机制为阻断β1受体,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长期使用可降低死亡率。需注意起始剂量宜小,逐渐滴定至目标剂量。
2、地高辛:
地高辛适用于β受体阻滞剂效果不佳或存在禁忌证的患者,尤其对静息心室率控制更显著。该药通过抑制钠钾泵增加心肌收缩力,同时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延缓房室传导。需监测血药浓度避免中毒,老年患者及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
3、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可作为备选方案,适用于β受体阻滞剂和地高辛均不耐受的患者。此类药物通过阻断钙通道抑制房室结传导,但禁用于射血分数严重降低的CHF患者,可能加重心功能恶化。
4、胺碘酮:
对于药物难治性快室率房颤,胺碘酮可作为节律控制的选择。该药兼具β受体阻滞和钙通道阻滞作用,能有效转复并维持窦律。但长期使用需警惕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纤维化等不良反应,仅限短期应用或特殊情况。
5、联合用药策略:
部分患者需联合β受体阻滞剂与地高辛以达到最佳心室率控制。联合治疗可发挥协同作用,减少单药大剂量带来的副作用。临床需根据动态心电图和症状调整方案,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者可优先考虑β受体阻滞剂。
房颤伴CHF患者除规范用药外,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3克,避免酗酒及咖啡因。推荐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监测每日体重变化波动>2公斤需警惕心衰加重,保证充足睡眠并控制情绪波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超及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