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宫颈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高危型HPV病毒感染,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接种具有明确的医学意义。建议9-14岁女性优先接种,15岁以上女性可补种,需完成三剂次接种程序。
1、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起,其中HPV16和18型是最常见的致癌亚型。全球约70%的宫颈癌病例与这两种亚型相关。疫苗接种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预防病毒感染。
2、世界卫生组织推荐9-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作为首要接种人群。这一年龄段接种产生的免疫应答最强,保护效果最好。研究表明,接种疫苗后针对HPV16和18型的抗体滴度可维持至少10年。
3、15-26岁女性也建议接种,虽然保护效果相对降低,但仍能获得显著预防效果。对于26-45岁女性,接种前需评估既往HPV感染情况。疫苗对未感染亚型仍有保护作用,可预防其他致癌亚型感染。
4、现有宫颈癌疫苗主要包括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二价疫苗覆盖HPV16和18型;四价疫苗增加HPV6和11型;九价疫苗额外覆盖HPV31、33、45、52、58型。九价疫苗预防效果最佳,可预防约90%的宫颈癌。
5、疫苗接种采用三剂次程序:首剂后1个月接种第二剂,6个月接种第三剂。接种部位以上臂三角肌为佳,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红肿,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宫颈癌疫苗作为一级预防手段,对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建议符合条件人群主动接种,配合定期宫颈癌筛查,建立双重防护屏障。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