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可通过手术治疗,主要方法包括室间隔切除术、心脏移植、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二尖瓣修复或置换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1、室间隔切除术:
针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通过切除增厚的室间隔心肌组织缓解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该手术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能显著改善胸闷、晕厥等症状,术后需长期随访心脏功能。
2、心脏移植:
适用于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当其他治疗无效且预期生存期小于1年时可考虑。移植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存在排斥反应和感染风险,五年生存率约70%。
3、左心室辅助装置:
作为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或终极治疗,通过机械泵替代部分心脏泵血功能。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血栓和感染,需定期监测抗凝指标。
4、二尖瓣手术:
针对心肌病继发的二尖瓣关闭不全,通过人工瓣膜置换或瓣环成形术改善血液反流。术后需预防心内膜炎,避免剧烈运动。
5、心脏再同步化:
适用于合并心室不同步的晚期患者,通过植入三腔起搏器协调左右心室收缩。治疗前需评估心电图QRS波宽度和心脏超声同步性指标。
心肌病患者术后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优先选择鱼肉、燕麦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运动建议采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训练,如步行或游泳,强度以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60%为宜。定期监测体重变化,24小时内增长超过2公斤需警惕心衰加重。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可减轻夜间呼吸困难,同时注意避免感冒和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