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全身麻醉患者的术中管理需通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气道通畅和调整麻醉深度来确保安全。术中管理包括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确保气道通畅,通过药物调整麻醉深度,预防并发症。
1、生命体征监测: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心电图监测可发现心律失常,血压监测可预防低血压或高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可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2、气道管理:确保气道通畅是全身麻醉管理的关键。通过气管插管或喉罩维持气道,定期检查导管位置,防止移位或阻塞。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调整呼吸频率和潮气量,保持合适的氧合和通气。
3、麻醉深度调整: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反应,调整麻醉药物剂量,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使用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吸入麻醉药如七氟烷,结合镇痛药如芬太尼,确保患者无痛且无意识。
4、液体管理:术中根据患者失血量和尿量,合理补充液体,维持循环稳定。使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必要时输注血液制品,预防低血容量性休克。
5、体温管理:术中注意保温,预防低体温。使用加热毯、暖风设备,监测体温,必要时使用温液输液,维持正常体温,减少术后并发症。
6、并发症预防:术中密切观察,预防麻醉相关并发症。如预防恶心呕吐使用止吐药如昂丹司琼,预防深静脉血栓使用抗凝药如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疼痛使用多模式镇痛。
全身麻醉患者的术中管理需通过多方面的监测和调整,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