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新生儿溶血症是一种因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免疫反应,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治疗方法包括光疗、换血治疗和药物治疗,预防措施则需在孕期进行血型筛查和抗体检测。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主要与母婴血型不合有关,常见于Rh阴性母亲与Rh阳性胎儿或ABO血型不合的情况。当母体血液中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会破坏胎儿的红细胞,导致溶血。
1、光疗是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常用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将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便于排出体外,减少黄疸的发生。光疗通常持续24-4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病情调整。
2、换血治疗适用于严重溶血症,通过置换患儿的血液,快速降低胆红素水平,减少对脑部的损害。换血治疗需要在专业医院进行,操作复杂但效果显著。
3、药物治疗包括使用免疫球蛋白,通过阻断母体抗体对胎儿红细胞的破坏,减轻溶血症状。免疫球蛋白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使用,剂量根据体重和病情确定。
预防新生儿溶血症的关键在于孕期管理。Rh阴性孕妇在怀孕期间需定期进行抗体筛查,必要时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防止母体产生抗体。ABO血型不合的孕妇也需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新生儿出生后,医生会根据血型和黄疸程度进行评估,必要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新生儿溶血症虽然有一定风险,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大多数患儿都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