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高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等方式控制。眼压升高通常由房水循环障碍、青光眼、眼部炎症、激素使用、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降眼压药物是首选治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前列腺素类滴眼液、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促进房水排出或减少房水生成,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范使用,并定期复查眼压和视功能。
2、激光治疗:
激光小梁成形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通过激光照射改善房水引流。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效果可能随时间减弱,部分患者需重复治疗或联合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和激光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高眼压,可考虑小梁切除术或引流阀植入术等外科手术。这些手术通过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降低眼压,但存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4、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长时间低头、剧烈运动、一次性大量饮水等可能诱发眼压升高的行为。保持规律作息,控制咖啡因摄入,戒烟限酒。瑜伽等运动需避免倒立体位,建议选择散步、游泳等温和运动方式。
5、定期监测:
建立眼压监测档案,定期进行视力、视野、视神经检查。青光眼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普通高风险人群每年检查一次。家用眼压计可辅助监测,但需定期校准并与医院测量结果比对。
高眼压患者日常需特别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深色蔬菜,适量补充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避免高盐饮食,控制每日钠摄入量在2000毫克以下。可进行眼球按摩、热敷等护理,但需避开急性发作期。建议选择柔和的阅读光线,连续用眼每40分钟休息5分钟,通过远眺缓解视疲劳。冬季注意眼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建立规律的运动习惯,但需避免举重、跳水等可能引起眼压波动的项目。保持情绪平稳,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焦虑紧张可能通过神经调节影响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