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瘤手术方式以微创为主,具体选择需根据病情决定。主要术式包括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聚焦超声消融手术、介入栓塞治疗。
1、腹腔镜手术:
通过腹部3-5毫米小切口置入器械完成操作,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肌瘤体积适中、数量较少的患者,可完整剔除肌瘤并保留子宫。术后住院时间通常为2-3天,腹部仅留微小疤痕。
2、宫腔镜手术:
经阴道置入宫腔镜处理黏膜下肌瘤,无体表伤口。特别适合向宫腔内突出的肌瘤类型,能有效改善异常子宫出血症状。该术式对子宫肌层损伤较小,术后妊娠率较高。
3、开腹手术:
适用于肌瘤巨大、数量众多或合并严重盆腔粘连的情况。通过下腹横切口或纵切口直接暴露术野,能彻底处理复杂病灶。术后需5-7天住院观察,恢复期相对较长。
4、聚焦超声消融:
利用超声波精准加热消融肌瘤组织,无需切口。适合不能耐受手术或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但需严格筛选适应证。治疗后肌瘤会逐渐缩小吸收。
5、介入栓塞治疗:
通过阻断子宫动脉血流使肌瘤缺血坏死,属于血管内微创操作。对希望避免手术的患者可作为替代方案,但可能存在复发风险。
术后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2周内避免盆浴和性生活。饮食宜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促进伤口愈合。恢复期间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超声观察恢复情况,出现异常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就诊。
卵巢囊肿微创手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少数情况下可选择椎管内麻醉半麻。麻醉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囊肿性质、手术复杂程度、患者基础疾病及麻醉师评估等因素。
1、手术安全性:
全身麻醉能完全控制患者呼吸循环,避免术中体位变动导致的风险,适用于腹腔镜器械操作需要的气腹建立。椎管内麻醉仅阻滞下半身感觉,患者保持清醒,可能因气腹不适引发焦虑。
2、囊肿特点:
直径超过5厘米的囊肿、疑似恶性或黏连严重的情况必须全麻。单纯性小囊肿且位置表浅时,经验丰富的麻醉师可考虑椎管内麻醉,但需预备全麻转换方案。
3、患者因素:
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者优先全麻便于术中管理。椎管内麻醉对腰椎间隙狭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禁用,过度肥胖者穿刺失败率较高。
4、麻醉风险:
全麻可能引发术后恶心呕吐、喉部不适,但现代短效麻醉药恢复快。椎管内麻醉存在头痛、尿潴留并发症,术中若出现牵拉反射需追加镇静药物。
5、术后恢复:
两种麻醉方式均不影响囊肿切除效果,全麻患者苏醒后需监测呼吸功能,椎管内麻醉者需平卧6小时预防脑脊液外漏。术后24小时内禁止驾驶或高空作业。
术后建议清淡饮食,逐步增加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创口愈合;避免剧烈运动但需早期下床活动预防静脉血栓;保持外阴清洁,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卵巢功能恢复情况,出现发热、剧烈腹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