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里出现疙瘩可能由慢性咽炎、扁桃体结石、淋巴滤泡增生、咽喉部乳头状瘤或会厌囊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手术或物理治疗等方式干预。
1、慢性咽炎:
长期烟酒刺激或反复感冒易导致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形成颗粒状隆起。患者常伴咽干、异物感,可通过银黄含片、西地碘含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必要时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2、扁桃体结石:
扁桃体隐窝内脱落上皮和细菌沉积形成钙化硬结,表现为黄白色颗粒。可能引发口臭或吞咽不适,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可帮助排出较小结石,顽固性结石需耳鼻喉科医生专业清理。
3、淋巴滤泡增生:
咽喉部免疫反应性增生常见于过敏体质人群,表现为多发半透明小丘疹。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避免接触粉尘等过敏原,症状明显时可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4、咽喉部乳头状瘤: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发的良性肿瘤,表面呈菜花状突起。具有复发倾向,确诊后需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术后配合干扰素治疗降低复发率。
5、会厌囊肿:
黏液腺管阻塞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多位于会厌舌面。较大囊肿可能影响呼吸,需在内镜下进行囊肿揭盖术,术后定期复查喉镜观察恢复情况。
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淡盐水漱口3-4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雪梨、白萝卜等润喉食材;空调房内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若疙瘩持续增大或伴随出血、声音嘶哑等症状,应及时进行电子喉镜检查明确性质。长期吸烟者建议戒烟以减少咽喉部慢性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