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孩子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包括疲劳、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时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补充铁剂及改善生活习惯。
1、症状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孩子常表现为体力下降、容易疲劳,面色苍白或发黄,尤其是眼睑和指甲床。部分孩子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出现异食癖(如爱吃泥土、纸张等)。长期缺铁还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
2、原因分析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多样:
- 遗传因素:部分孩子可能存在铁代谢相关基因异常,导致铁吸收或利用能力不足。
- 环境因素:饮食中铁含量不足,如长期以牛奶为主食而未添加富含铁的食物。
- 生理因素:快速生长发育期对铁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婴幼儿和青春期儿童。
- 病理因素:慢性疾病如消化道出血、寄生虫感染等可能导致铁丢失过多。
3、治疗方法
- 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蛋黄、豆类、深绿色蔬菜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以促进铁吸收。
- 铁剂补充: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注意避免与牛奶、茶同服,以免影响吸收。
- 生活习惯改善: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铁的吸收利用。
4、就医建议
如果孩子出现严重贫血症状,如头晕、心悸、呼吸急促,或饮食调整后症状未改善,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等检查,并根据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孩子缺铁性贫血需要早期发现和干预,通过合理的饮食、铁剂补充及生活习惯调整,大多数孩子可以恢复正常。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定期体检,确保营养均衡,避免贫血对生长发育造成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