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对降血压有一定帮助,但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干预。体重减轻有助于降低血管压力、改善胰岛素抵抗,但严重高血压患者仍需配合药物治疗。
超重或肥胖人群减重后,血压可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脂肪组织减少可降低炎症因子释放,缓解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内脏脂肪减少能改善肾脏钠排泄功能,降低血容量负荷。体重下降还可增强降压药物敏感性,部分患者可能减少用药剂量。临床观察显示,体重减轻5%-10%可使收缩压下降5-20毫米汞柱。
单纯依靠减肥控制血压存在局限性。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肾血管性高血压需解除血管狭窄。遗传性高血压患者可能需终身服药,减肥仅作为辅助手段。重度高血压患者不及时用药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血压波动较大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重,避免快速减肥导致电解质紊乱。
建议采用科学减重方式控制血压,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自行停用降压药物。合并糖尿病或血脂异常者需同步控制代谢指标。若减肥3个月后血压未改善,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