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谷丙转氨酶偏高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来降低,常见原因包括肝炎、脂肪肝、药物损伤等。调整饮食、减少饮酒、避免肝毒性药物是基础措施,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肝药物。
1、调整生活方式是降低谷丙转氨酶的基础。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等。避免饮酒,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转氨酶升高。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有助于肝脏修复。
2、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脂肪肝患者可服用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素也有助于降低转氨酶。
3、定期监测肝功能是必要的。每3-6个月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对于慢性肝病患者,需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或CT检查,评估肝脏病变情况。
4、避免肝毒性药物和化学物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使用前需咨询接触化学物质如农药、有机溶剂时,需做好防护措施,减少肝脏损害。
5、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每次持续30-60分钟。运动可促进脂肪代谢,减轻肝脏负担,有助于降低转氨酶。
6、心理调节对肝脏健康也很重要。长期压力大、情绪波动会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转氨酶升高。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肝脏健康。
谷丙转氨酶偏高需综合治疗,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是关键。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肝毒性物质,结合医生指导的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转氨酶水平,改善肝功能。定期监测肝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肝脏问题,是维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