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泻多数情况下可以继续母乳喂养。母乳性腹泻通常由母乳中乳糖含量高、婴儿肠道发育不完善、母亲饮食影响、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母亲饮食管理、补充益生菌、密切观察婴儿状态等方式缓解。
1、乳糖含量高母乳中乳糖含量较高可能超过婴儿消化能力,导致腹泻。建议少量多次喂养,减少单次乳糖摄入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补充剂。
2、肠道发育不完善婴儿肠道功能未成熟可能导致对母乳成分敏感。通常随着月龄增长会自然改善,家长需注意保持臀部清洁,预防尿布疹。
3、母亲饮食影响母亲摄入过多高脂或刺激性食物可能改变母乳成分。建议母亲暂时避免油腻、辛辣食物,观察婴儿症状是否缓解。
4、菌群失衡婴儿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加重腹泻症状。可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益生菌制剂帮助建立正常菌群。
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血便、精神差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水分和优质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