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误食蚊香可能出现呕吐、腹痛、嗜睡、抽搐、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蚊香主要成分为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误食后可能对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损害。
1、呕吐误食蚊香后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为频繁呕吐,呕吐物可能带有蚊香残渣或特殊气味。这是由于拟除虫菊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的反射性反应。家长需立即清理口腔残留物,将婴儿头部侧向一边防止误吸,同时记录呕吐次数和性状供医生参考。此时禁止自行催吐或喂食牛奶等食物。
2、腹痛婴儿可能表现为持续哭闹、蜷缩身体等腹痛反应。拟除虫菊酯会引发胃肠平滑肌痉挛,严重时可能导致肠绞痛。家长可轻轻按摩婴儿腹部缓解不适,但不可使用热水袋或止痛药物。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腹胀、血便等消化道出血征兆。
3、嗜睡神经系统抑制表现为异常安静、反应迟钝或难以唤醒。拟除虫菊酯可穿透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功能。家长需每隔10分钟检查婴儿意识状态,测试对声音和疼痛刺激的反应。出现瞳孔变化或呼吸节律异常时提示病情恶化。
4、抽搐严重中毒时可能出现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多伴随眼球上翻和口吐白沫。此时应立即移开周围危险物品,将婴儿置于安全侧卧位,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和发作形式。禁止强行约束肢体或塞入异物到口腔,需保持呼吸道通畅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5、呼吸困难晚期症状包括呼吸浅快、紫绀或呼吸暂停,提示呼吸肌麻痹或肺水肿。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支持,清除口鼻分泌物。拟除虫菊酯中毒可能引发支气管痉挛和肺泡损伤,严重者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
发现婴儿误食蚊香后,家长应立即携带蚊香包装前往急诊科就医。就医前可喂少量清水稀释毒物,但禁止催吐或使用活性炭。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和心肌酶谱,重症可能需要血液净化。日常应将蚊香放置在婴儿无法触及的高处,使用后及时清理灰烬,建议优先选用物理防蚊措施如蚊帐。出现任何异常表现均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抢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