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狭窄可通过药物治疗、支架置入、球囊扩张术、手术重建等方式治疗。输尿管狭窄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结石损伤、炎症粘连、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轻度炎症性狭窄可使用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坦索罗辛缓解输尿管痉挛。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无严重梗阻的病例。
2、支架置入通过膀胱镜放置双J管支撑狭窄段,维持尿流通畅。该方法创伤小,但需定期更换支架,可能引起血尿或支架移位等并发症。
3、球囊扩张在X线引导下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部位,适用于短段纤维化狭窄。术后需留置支架防止再狭窄,成功率较高但可能需重复进行。
4、手术重建严重狭窄需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或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等重建手术。手术可彻底解除梗阻,但创伤较大,需根据狭窄位置和长度选择术式。
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定期复查超声评估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支架移位,出现发热或腰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