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可能由年龄增长、钙摄入不足、雌激素水平下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钙、抗骨吸收药物、激素替代疗法、运动干预等方式治疗。
1. 年龄增长骨量在30岁后自然流失,日常需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建议每日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
2. 钙摄入不足长期饮食缺钙导致骨基质合成减少,可通过摄入乳制品、绿叶蔬菜、坚果等补充,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
3. 雌激素缺乏女性绝经后雌激素骤降加速骨流失,表现为腰背疼痛,可考虑雌孕激素联合治疗,配合阿仑膦酸钠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4.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会干扰骨代谢,可能伴随骨折风险增高,需监测骨密度并联合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
建议定期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吸烟酗酒,绝经期女性及老年人应每年检测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