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便出血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保持适度运动、规范排便习惯、及时治疗肛肠疾病等方式预防。产后大便出血通常由便秘、痔疮、肛裂、肠道炎症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推荐食用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食物,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诱发直肠黏膜充血。
2、适度运动产后6周内可进行凯格尔运动促进盆底肌恢复,后期逐步增加散步等有氧运动。每日活动时间建议超过30分钟,避免久坐久站加重盆腔静脉曲张。
3、规范排便建立定时排便反射,每次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可采用蹲姿减少直肠压力。出现便意须及时如厕,防止粪便滞留。
4、治疗疾病痔疮急性发作可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地奥司明片、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肛裂患者需配合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裂口愈合,严重者需行肛裂切除术。
产后出现持续便血或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排除溃疡性结肠炎等器质性疾病,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