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脊柱中间疼痛可能由不良睡姿、肌肉劳损、骨质疏松、脊柱退行性病变、强直性脊柱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睡姿、热敷按摩、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不良睡姿: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睡姿会导致脊柱受压,引发疼痛。建议选择硬板床,使用符合颈椎曲线的枕头,避免侧卧时脊柱过度弯曲。夜间翻身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突然扭转脊柱。
2、肌肉劳损:前一天过度劳累或运动不当可能导致脊柱周围肌肉紧张,产生疼痛。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适当进行拉伸运动,如猫式伸展、脊柱扭转等,帮助缓解肌肉紧张。
3、骨质疏松:钙质流失导致骨密度下降,可能引起脊柱疼痛。日常可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适当进行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有助于增强骨密度。
4、脊柱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可能导致脊柱疼痛。可通过物理治疗如牵引、超声波等缓解症状。必要时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片300mg,每日两次、双氯芬酸钠肠溶片25mg,每日三次等。
5、强直性脊柱炎: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引起脊柱疼痛和僵硬。可使用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5mg/kg,静脉注射,每6-8周一次、阿达木单抗40mg,皮下注射,每两周一次等控制病情。同时进行功能锻炼,保持脊柱活动度。
日常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脊柱保健运动,如游泳、瑜伽等,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