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药物可能存在副作用,常见降压药副作用主要有干咳、低钾血症、头晕、血管性水肿等。具体反应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1、干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可能引起持续性干咳,与缓激肽蓄积有关。若症状明显可遵医嘱换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2、低钾血症利尿剂类降压药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表现为肌无力或心悸。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钾,必要时联合保钾利尿剂螺内酯,或补钾药物门冬氨酸钾镁。
3、头晕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常见于老年患者。建议缓慢改变体位,严重者可调整剂量或换用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等长效制剂。
4、血管性水肿少数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类药物可能出现唇舌肿胀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医。替代药物可选择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或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
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肝肾功能,避免擅自增减药量。保持低盐饮食和规律运动有助于减少药物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