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10年可能由泌尿系统结石、慢性肾炎、泌尿系统肿瘤、前列腺增生、遗传性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长期尿血需警惕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
1、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长期摩擦黏膜可能导致间歇性血尿,通常伴随腰腹部绞痛。结石成分检测可明确类型,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药物配合大量饮水促进排出。结石较大时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2、慢性肾炎肾小球基底膜持续损伤会引起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多伴有蛋白尿和水肿。确诊需进行肾穿刺活检,治疗常用黄葵胶囊、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控制病情进展。日常需限制食盐摄入量,避免过度劳累。
3、泌尿系统肿瘤膀胱癌或肾盂癌早期表现为无痛性血尿,肿瘤坏死脱落时血尿加重。膀胱镜检查可明确诊断,非肌层浸润性肿瘤可采用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浸润性肿瘤需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长期接触化工染料是主要危险因素。
4、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前列腺增大压迫尿道会导致排尿后滴血,常合并尿频尿急症状。直肠指检和超声可确诊,轻中度增生可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配合前列舒通胶囊治疗,严重梗阻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5、遗传性肾病多囊肾或Alport综合征等遗传疾病可表现为青少年期开始的持续性血尿,多伴有肾功能减退和家族史。基因检测可确诊,治疗以控制血压和蛋白尿为主,常用贝那普利片联合金水宝胶囊延缓疾病进展。
长期尿血患者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和憋尿。饮食应限制高嘌呤食物,减少动物内脏和海鲜摄入。出现血块尿或贫血症状时须立即就诊,必要时进行膀胱镜或CT尿路造影检查。注意记录血尿发作频率和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