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尿管的步骤主要有清洁消毒、准备导管、插入导管、固定导管、连接尿袋等。插尿管是临床常见的操作,用于排尿困难、手术前后尿液引流等情况,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规范操作。
1、清洁消毒操作前需用碘伏或生理盐水对患者会阴部及尿道口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男性需将包皮翻开充分暴露尿道口,女性需分开阴唇清洁。消毒顺序由内向外,避免污染已清洁区域。消毒范围应超过导管接触区域,降低感染风险。
2、准备导管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成人常用14-18Fr,儿童用6-12Fr。检查导管通畅性及气囊完整性,用无菌石蜡油润滑导管前端15-20厘米。准备无菌铺巾、注射器、尿袋等物品,保持操作全程无菌状态。
3、插入导管男性患者需将阴茎提起与腹壁呈60度角,缓慢插入导管至尿道腹部有阻力时稍停顿,嘱患者深呼吸后继续插入。女性患者沿尿道走向插入4-6厘米。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3厘米,避免气囊损伤尿道。
4、固定导管向气囊内注入10-1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导管确认固定牢固。男性可用胶布将导管固定于大腿内侧,女性固定于下腹部。避免导管牵拉或扭曲,保持引流通畅。记录插入深度及气囊注水量。
5、连接尿袋将导管与抗反流尿袋连接,尿袋悬挂于床旁低于膀胱位置。保持引流系统密闭,定期排空尿袋。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及量,发现血尿、浑浊等情况及时处理。长期留置需定期更换导管及尿袋。
插尿管后需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尿道口。鼓励患者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预防尿路感染。避免导管受压或牵拉,翻身时注意固定尿袋位置。定期评估导管留置必要性,尽早拔除以减少并发症。出现发热、尿道疼痛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