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痕性荨麻疹在中医理论中主要与风邪侵袭、血热内蕴、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1、风邪侵袭: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具有善行数变的特性。当人体卫外不固时,风邪易乘虚而入,客于肌肤腠理之间,导致皮肤出现划痕后迅速隆起条索状风团。此类患者常伴有遇风加重的特点,治疗需以祛风止痒为主,可选用防风、荆芥等祛风药配伍使用。
2、血热内蕴:
长期饮食辛辣或情志不畅可导致血分郁热,热邪壅滞于血络,稍受刺激即外发为疹。表现为划痕处红肿灼热、瘙痒剧烈,夜间症状加重,可能伴有口干咽燥、小便短赤等症状。治疗宜凉血解毒,常用牡丹皮、赤芍等药物清热凉血。
3、气血不足:
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气血者,肌肤失于濡养,卫外功能低下,轻微摩擦即可引发皮损。这类患者划痕风团色淡、消退缓慢,常伴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全身症状。治疗需益气养血,可选用黄芪、当归等药物培补正气。
4、脾胃虚弱:
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功能失调则湿浊内生,与风邪相搏结于肌肤。表现为划痕风团伴明显水肿,皮肤按之有凹陷,可能伴有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消化系统症状。治疗需健脾化湿,常用白术、茯苓等药物调理中焦。
5、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紧张或情绪抑郁可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血行受阻,形成气滞血瘀证候。这类患者划痕风团多呈暗红色,伴随胸胁胀痛、失眠多梦等表现。治疗需疏肝解郁,可选用柴胡、香附等药物调畅气机。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饮食宜清淡,少食海鲜、辛辣等发物,可适量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平稳,适当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以调和气血。若症状反复发作或伴有严重全身反应,应及时就医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