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后需重点注意伤口防护、用药规范、用眼卫生、定期复查及异常症状监测。主要护理措施包括避免感染、正确滴眼药水、控制用眼强度、按时复诊和观察并发症。
1、伤口防护:
术后一周内避免揉眼或压迫术眼,睡觉时佩戴防护眼罩防止无意识触碰。两周内禁止游泳、洗桑拿,洗脸时用湿毛巾避开眼部擦拭。避免粉尘、油烟环境,外出可戴平光镜防风防尘。若出现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等感染迹象需立即就医。
2、用药规范:
严格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以及激素类滴眼液如氟米龙滴眼液。滴药前清洁双手,瓶口不接触眼球,两种药物间隔5分钟。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通常需持续用药4-6周。
3、用眼卫生:
术后初期避免长时间阅读、看电视或使用电子设备,每用眼30分钟休息5分钟。室内光线宜柔和,强光下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一个月内避免弯腰提重物、剧烈运动等可能引起眼压升高的行为。
4、定期复查:
术后第1天、1周、1个月需复查视力、眼压及人工晶体位置。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角膜水肿情况,前房炎症反应等。3个月内出现视物变形、闪光感应及时就诊排查视网膜病变。
5、异常监测:
正常术后可能出现轻微异物感或畏光,若持续眼痛伴头痛、视力骤降、眼前黑影飘动需警惕眼内炎或视网膜脱落。术后3个月避免潜水、跳伞等气压剧烈变化活动,防止人工晶体移位。
术后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促进角膜修复,适量食用蓝莓、紫甘蓝等富含花青素的果蔬保护视网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烟酒。可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但三个月内禁止篮球、拳击等对抗性运动。保持规律作息,睡眠时垫高枕头减轻眼部充血。按医嘱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冬季空调房可使用加湿器。
白内障术后视力再次下降可能由术后炎症反应、后发性白内障、眼底病变、人工晶体移位或角膜水肿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术后炎症反应:
手术创伤可能引发眼内炎症反应,导致房水混浊或黄斑水肿。这种情况通常在术后1-2周内出现,表现为视物模糊伴畏光流泪。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控制炎症,严重时需球旁注射抗炎药物。
2、后发性白内障:
约30%患者术后会发生后囊膜混浊,这是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所致。多出现在术后数月到数年,表现为渐进性视力下降。可通过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该门诊手术仅需5分钟即可恢复视力。
3、眼底病变:
术前已存在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底疾病可能被白内障掩盖,术后才显现症状。需通过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确诊,根据病情选择抗VEGF药物注射或激光治疗。
4、人工晶体移位:
晶体囊袋松弛或悬韧带断裂可能导致人工晶体偏位,引起屈光不正或单眼复视。轻度移位可通过配镜矫正,严重偏移需手术复位或更换晶体。
5、角膜水肿:
术中超声能量使用过度或内皮细胞功能较差时,角膜可能出现暂时性水肿。表现为雾视和虹视现象,多数在1-2周内自行消退,严重者需使用高渗滴眼液或角膜接触镜治疗。
术后应避免揉眼和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饮食上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深色蔬菜和柑橘类水果,有助于角膜修复。定期复查眼压和眼底情况,出现突然视力下降或眼痛需立即就诊。建议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各复查一次,糖尿病患者需增加眼底检查频率。保持用眼卫生,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阅读时保证充足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