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晶体置换术同时矫正白内障和屈光不正的手术方式,主要适用于合并近视、远视或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该手术通过超声乳化吸除混浊晶状体后植入多功能人工晶体,实现视力重建与屈光矫正的双重目标。
白内障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透明度下降的退行性病变,传统手术仅解决视力模糊问题。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在此基础上突破性发展,采用可调节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或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等特殊设计,能同步矫正600度以内的近视、400度以内的远视及300度以内的规则散光。手术过程在表面麻醉下完成,通过3毫米角膜切口进行超声乳化,完整保留晶状体后囊膜作为人工晶体支撑,术后视力恢复快,多数患者第二天即可获得较佳视觉质量。
该手术对患者眼部条件有严格要求,需术前进行角膜地形图、眼轴测量、前房深度等20余项检查评估。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低于每平方毫米1500个、严重干眼症或活动性葡萄膜炎患者不适宜手术。术后可能出现短暂性眼压升高、角膜水肿等并发症,需规范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植入多焦点晶体的患者需要1-3个月神经适应性训练,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夜间眩光现象。
术后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等药物4周,避免揉眼及剧烈运动1个月。建议术后1周内佩戴防护眼罩睡眠,定期复查角膜愈合情况及人工晶体位置。日常可多食用富含叶黄素的菠菜、蓝莓等食物,控制用眼时间,每半年进行视力检查和眼底评估。该手术能将白内障治疗与屈光矫正合二为一,显著提升中老年人群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