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力性心绞痛通常根据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分级标准分为四级,主要依据诱发心绞痛的体力活动强度进行划分。分级标准包括日常活动不受限的Ⅰ级、日常活动轻度受限的Ⅱ级、日常活动明显受限的Ⅲ级以及轻微活动或静息状态下发作的Ⅳ级。
1、Ⅰ级日常体力活动如行走、爬楼等不会引发心绞痛,仅在剧烈、快速或长时间体力活动时出现症状。患者通常能完成超过6个代谢当量的运动量,例如负重上楼或跑步。此阶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可能较轻,心肌缺血多由运动时心肌耗氧量骤增导致,需通过心电图运动试验确诊。
2、Ⅱ级日常活动轻度受限,快速行走、爬坡、餐后活动或寒冷环境中行走超过两个街区可能诱发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下降至4-6个代谢当量,相当于正常速度爬三层楼梯。此阶段提示冠状动脉存在中等程度狭窄,建议通过冠状动脉CTA评估血管狭窄程度。
3、Ⅲ级日常活动明显受限,轻微活动如正常速度行走1-2个街区或爬一层楼梯即可引发症状。患者运动耐量仅2-4个代谢当量,常伴有硝酸甘油使用频率增加。此阶段多提示多支血管病变,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是否需血运重建治疗。
4、Ⅳ级轻微活动如穿衣、洗漱或静息状态下即可发作心绞痛,完全丧失体力活动能力。患者可能合并左心室功能减退或存在不稳定斑块,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人群,需立即住院评估是否合并心肌梗死,并考虑急诊介入治疗。
劳力性心绞痛患者需定期监测症状变化,建议记录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使用情况。日常应避免寒冷刺激、饱餐后运动等诱发因素,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达标。可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提高运动耐量。若分级进展或出现静息痛,须及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