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脚肿不消可通过冷敷、抬高患肢、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骨折后脚肿通常由局部炎症反应、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损伤等原因引起。
1、冷敷:骨折后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一次。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局部渗出,缓解肿胀和疼痛。
2、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建议在休息时使用枕头或软垫支撑患肢,保持舒适姿势。
3、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每次400mg,每日3次或双氯芬酸钠片每次50mg,每日2次可缓解炎症和疼痛。局部可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每日2-3次。
4、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低频电刺激等物理疗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每周2-3次,持续2-4周。
5、手术干预:对于严重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复位固定。常见手术方式包括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和髓内钉固定术,术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骨折后脚肿的护理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促进骨折愈合。适当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等,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定期复查X光片,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