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化疗期间需注意预防神经毒性、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冷刺激、监测血常规及肝功能。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常用于结直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其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1、预防神经毒性奥沙利铂易引发剂量累积性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刺痛感。用药期间应避免接触冷水或冷空气,冬季需穿戴保暖手套。神经症状通常在用药后48小时内出现,多数患者在停药后数月可逐渐缓解。若出现严重感觉异常,医生可能调整剂量或改用卡铂注射液等替代方案。
2、控制输液速度奥沙利铂需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输注时间应控制在2-6小时。过快输注可能加重急性喉痉挛等过敏反应,输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呼吸状况。建议使用精密输液调节器,避免使用含铝针头或输液装置。
3、避免冷刺激用药后7天内禁止饮用冷饮、接触金属物品或吸入冷空气,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神经毒性反应。建议使用塑料餐具,食物温度需保持常温以上。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下颌肌肉痉挛,可预先服用硫酸镁注射液缓解症状。
4、监测血常规奥沙利铂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化疗后第7-14天需复查血常规。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⁹/L时,可能需要暂停化疗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严重贫血患者可考虑输注浓缩红细胞。
5、肝功能保护该药物经肝脏代谢,化疗前需检查转氨酶水平。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应预防性使用恩替卡韦片抗病毒治疗。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时可联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定期监测胆红素和凝血功能。
化疗期间建议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不少于1.2g/kg体重。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有助于缓解神经症状,但需与化疗间隔2小时服用。治疗全程须戒烟戒酒,避免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肝毒性药物。若出现持续呕吐或腹泻,应及时静脉补液防止脱水。每次化疗后建议休息3-5天,避免剧烈运动加重乏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