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自己是否有抑郁症可通过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食欲改变、自我否定及躯体症状等表现初步评估。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压力、神经递质失衡、重大创伤或慢性疾病有关,具体需由精神科医生通过临床访谈和量表测评确诊。
1、情绪持续低落每天大部分时间感到悲伤空虚,持续两周以上,且无法通过休息缓解。典型表现为清晨情绪最差,可能伴随无缘故哭泣或情感麻木。这种情绪变化与日常短暂的情绪波动不同,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2、兴趣明显减退对既往热衷的活动丧失兴趣,连基本社交娱乐都感到费力。部分患者会出现回避行为,如拒绝朋友邀约或放弃原有爱好,甚至对亲密关系也表现冷漠。这种改变通常被患者描述为"心像被冻住"。
3、睡眠食欲异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或过度睡眠,可能伴随夜间频繁惊醒。食欲可能出现显著下降或暴饮暴食,一个月内体重波动超过5%。部分患者会同时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或慢性疼痛等躯体症状。
4、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做决定时犹豫不决。部分患者出现思维迟缓,如阅读时需要反复理解简单句子,或对话时反应迟钝。这些症状可能影响工作学习效率,但智力本身并未受损。
5、躯体化症状不明原因的头痛、背痛或肌肉酸痛,体检无器质性病变。可能伴随胸闷心悸、消化紊乱等自主神经症状,或出现持续性疲劳感,休息后仍无法缓解。这类症状常导致患者反复就诊于综合医院。
若存在上述多个症状且持续两周以上,建议至精神心理科就诊评估。日常生活中可尝试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保持社交联系,避免过度自我批判。抑郁症的确诊需要专业医生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工具结合临床观察完成,不建议自行用药或依赖网络测试。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支持而非简单劝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