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纠正诱因及预防并发症。主要措施有氧疗、利尿剂应用、血管扩张剂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支持和病因治疗。
1、氧疗急性左心衰患者常伴有低氧血症,需立即给予氧疗以改善组织缺氧。可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氧,严重者需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氧疗能缓解呼吸困难,降低肺动脉压力,同时避免因缺氧导致的心肌进一步损伤。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合理范围是关键。
2、利尿剂应用静脉注射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可快速减轻液体潴留,降低心脏前负荷。利尿剂能缓解肺淤血症状,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利尿导致低血容量。用药后需密切监测尿量、血压及肾功能,必要时联合使用托伐普坦等新型利尿剂。
3、血管扩张剂使用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静脉用药起效快,需根据血压调整剂量,避免低血压。硝普钠适用于严重高血压或二尖瓣反流患者,使用时需避光并监测氰化物中毒风险。
4、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等正性肌力药物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适用于低心排血量患者。左西孟旦作为钙增敏剂可改善血流动力学且不增加氧耗。使用时应持续监测心律和血压,避免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
5、病因治疗需积极处理急性冠脉综合征、快速心律失常、感染等诱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再灌注治疗,高血压急症需控制血压,心脏瓣膜病需评估手术指征。同时纠正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加重因素,预防心肾综合征等并发症。
急性左心衰患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液体量控制在合理范围。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到口服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改善预后的药物。康复期需监测体重变化,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定期随访评估心功能。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可考虑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等器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