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钾可能导致低钾血症、周期性麻痹、心律失常、肾功能障碍和代谢性碱中毒等疾病。钾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关键电解质,缺乏时会影响神经肌肉传导、心脏电活动和酸碱平衡。
1、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时称为低钾血症,常见于长期腹泻、大量出汗或利尿剂使用后。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腹胀和反射减弱,严重时可导致横纹肌溶解。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氯化钾缓释片或静脉补钾,同时纠正原发病因。
2、周期性麻痹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作时血钾可低至2.0mmol/L以下。特征为突发性对称性肢体瘫痪,多由高糖饮食、剧烈运动诱发。急性期需静脉补钾,缓解期可遵医嘱使用乙酰唑胺预防发作。
3、心律失常钾离子参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缺钾易引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心电图上可见U波增高、ST段压低等改变。治疗需监测心电图变化,静脉补钾速度不宜过快,可配合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
4、肾功能障碍长期低钾可导致肾小管空泡变性,表现为多尿、夜尿增多和尿比重下降。这种情况常见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或巴特综合征,需通过螺内酯等醛固酮拮抗剂治疗,同时补充枸橼酸钾纠正低钾。
5、代谢性碱中毒钾缺乏时氢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同时肾小管排氢增加,可能引发代谢性碱中毒。患者可能出现手足搐搦和呼吸浅慢,需通过补充氯化钾纠正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使用稀盐酸治疗。
日常应保证香蕉、橙子、菠菜等富钾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节食或滥用泻药。运动员及高温作业者需注意补充电解质饮料。服用利尿剂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钾,出现肌无力或心悸症状时及时就医。肾功能不全者补钾需谨慎,防止发生高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