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发热可能是愈合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也可能由感染、炎症反应、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修复活动增强等因素引起。
1. 炎症反应伤口初期发热多为局部炎症反应,机体释放组胺等物质导致血管扩张。可用碘伏消毒,避免抓挠,观察是否伴随红肿加剧。
2. 血液循环加快修复期毛细血管增生可能导致局部温度升高,表现为轻微发热。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可适当冷敷缓解不适感。
3. 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时会出现明显发热,可能伴随脓性分泌物。需就医进行细菌培养,医生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4. 深层组织损伤深度创伤可能引起蜂窝组织炎或脓肿形成,伴有持续发热。需外科清创处理,配合使用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
建议每日观察伤口变化,出现持续发热、渗液增多或跳痛时应及时就诊,恢复期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创面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