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在儿童中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隆起肿块、局部温度升高、出血或溃疡等症状,按发展程度可分为早期鲜红斑痣、快速生长期草莓状血管瘤、稳定期海绵状血管瘤等类型。
1、红斑早期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鲜红色斑块,按压褪色。可能与胎儿期血管发育异常有关,建议家长观察颜色变化,若持续扩大需激光治疗。
2、隆起肿块快速生长期形成草莓状凸起,质地柔软。常见于出生后2-8周,家长需避免摩擦破损,必要时采用普萘洛尔口服溶液治疗。
3、局部发热瘤体部位温度较周围皮肤高,由血流丰富导致。家长发现异常发热应排查感染,浅表血管瘤可考虑噻吗洛尔外用药。
4、破溃出血多见于摩擦部位的大面积血管瘤,可能继发感染。家长需保持创面清洁,严重时需介入栓塞治疗,配合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婴幼儿血管瘤大部分可自行消退,但面部、会阴等特殊部位或伴随血小板减少时,家长应尽早就诊儿童皮肤科或血管外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