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可能导致抑郁症,两者常共病存在。强迫症患者因长期受强迫思维和行为困扰,易产生无助感和情绪低落,进而诱发抑郁症。
强迫症患者常因无法控制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或行为而感到痛苦,这种持续的心理压力可能逐渐发展为情绪障碍。当强迫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或社交功能时,患者可能出现兴趣减退、自我评价降低等抑郁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因疾病带来的羞耻感或病耻感加重心理负担。
少数情况下,抑郁症可能先于强迫症出现,抑郁症状如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加重强迫行为。某些神经生物学机制如5-羟色胺系统功能异常可能是两种疾病共同的基础。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共病风险,有家族史的患者需特别注意情绪变化。
若发现强迫症患者出现持续情绪低落、睡眠食欲改变或消极念头,应及时寻求精神心理科帮助。认知行为疗法对两种疾病均有改善作用,药物选择需考虑症状主次。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及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症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