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可能是肺炎的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发烧都由肺炎引起。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真菌感染、吸入性损伤等因素引起,可伴随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出现持续高烧或呼吸系统症状时及时就医。
1、细菌感染细菌性肺炎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起病急骤,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摄氏度以上,伴有寒战、铁锈色痰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等。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病毒感染病毒性肺炎多见于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热多为中低度,伴有肌肉酸痛、咽痛等全身症状。临床常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布洛芬等退热药对症处理。需注意病毒性肺炎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需密切观察痰液性状变化。
3、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好发于青少年,表现为持续性干咳伴中低热,病程较长。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治疗周期通常需要2-3周。患者应多饮水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咳嗽症状。
4、真菌感染真菌性肺炎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发热多为不规则型,常伴有消瘦、盗汗等消耗症状。治疗需使用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疗程较长。日常需加强营养支持,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5、吸入性损伤误吸胃内容物或有害气体可导致化学性肺炎,出现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治疗需立即清除呼吸道异物,必要时行支气管灌洗。预防应注意进食体位,老年人进食时应保持坐位,细嚼慢咽。
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监测呼吸频率变化,若出现口唇发绀、呼吸费力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进行呼吸操锻炼,增强膈肌运动能力,但需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居室湿度在50%-60%,定期开窗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