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经元炎通常会引起眩晕。前庭神经元炎是一种内耳前庭神经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眩晕、恶心呕吐和平衡障碍,通常由病毒感染、前庭神经缺血或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
前庭神经元炎导致的眩晕多为急性发作,患者常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严重时无法站立或行走,可能伴随水平旋转性眼震。眩晕症状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头部运动时加重,静卧时减轻。部分患者会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但多数情况下听力不受影响。眩晕发作期间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症状缓解后可能遗留短暂的头晕或不稳感。
眩晕症状通常在前庭功能代偿后逐渐减轻,代偿过程可能需要数周时间。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前庭功能障碍,表现为长期头晕或平衡失调。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加速前庭功能恢复,改善平衡能力。若眩晕反复发作或持续不缓解,需排除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其他前庭疾病。
眩晕发作期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头部剧烈活动,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前庭抑制剂缓解症状。恢复期可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如Brandt-Daroff练习、凝视稳定性训练等。日常需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有助于神经修复。若出现持续头痛、复视或意识障碍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中枢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