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上颌窦炎症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疾病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鼻中隔偏曲、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引起。
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清洁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每日重复进行2-3次,水温需接近体温。该方法适用于轻度炎症或过敏因素导致的症状,可配合鼻喷激素使用。操作时注意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黏膜损伤。
2、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过敏性炎症需配合氯雷他定片、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症状。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呋麻滴鼻液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3、物理治疗采用超短波或微波等理疗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治疗15-20分钟,疗程10-15次。适用于慢性炎症伴有黏膜增厚的患者,能减轻组织水肿。治疗期间应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继发感染。体温超过38℃或急性化脓期禁用该方法。
4、穿刺引流对于脓性分泌物潴留严重的病例,需在局麻下行上颌窦穿刺术。术后用抗生素溶液冲洗窦腔,必要时留置引流管。该操作能迅速缓解头痛和面部胀痛,但可能引起短暂鼻出血。穿刺后24小时内禁止用力擤鼻,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5天。
5、手术治疗经鼻内镜下行上颌窦开窗术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或解剖异常者。手术可扩大自然窦口,清除不可逆病变组织。术后需定期换药清理术腔,恢复期约2-3周。合并鼻息肉或鼻中隔偏曲者可同期处理,但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后再手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急性发作期建议卧床休息,用热毛巾敷于面部促进分泌物排出。长期反复发作者应排查过敏原,寒冷季节外出佩戴口罩。若出现持续高热、视力改变或剧烈头痛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