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有血点可能与毛细血管破裂、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毛细血管破裂是皮下血点的常见原因,多由外力碰撞或皮肤摩擦导致,表现为针尖大小的红色或紫色斑点,按压不褪色。血小板减少可能由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引起,皮肤出血点常伴随牙龈出血或鼻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会导致皮下血点与关节腔出血等症状并存,需通过凝血功能检查确诊。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碰撞,观察出血点是否扩大或新增。若伴随发热、乏力或其他出血症状,应及时到血液科就诊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