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肾衰竭的症状可能包括尿量减少、水肿、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肾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肾衰竭通常由外伤、感染或药物引起,慢性肾衰竭则多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相关。
1、尿量减少或异常
肾衰竭时,肾脏的过滤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尿量减少或尿液颜色异常。急性肾衰竭可能突然出现无尿或少尿,而慢性肾衰竭则可能表现为夜尿增多或尿频。
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检测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
2、水肿
肾衰竭会导致体内水分和钠离子潴留,引起面部、手脚或全身水肿,尤其是早晨起床时更为明显。
建议:限制盐分摄入,避免高盐食物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适量饮水,避免过量增加肾脏负担。
3、疲劳和食欲不振
肾功能下降会导致体内毒素积累,影响身体代谢,从而引发疲劳、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类,避免高磷食物如碳酸饮料、动物内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恶心呕吐
肾衰竭可能导致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排出,刺激胃肠道,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
建议:少量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若症状持续,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透析治疗。
5、呼吸困难和意识模糊
严重肾衰竭可能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引发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建议:立即就医,可能需要紧急透析或住院治疗。
肾衰竭的症状多样,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尿量异常、水肿或疲劳,应及时就医,通过血液、尿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降压药)、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及肾移植。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和管理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