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血管狭窄早期症状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方式干预。心脏血管狭窄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闷、活动后气促等症状。
1、调整生活方式减少高脂肪高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
2、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定期监测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2.6毫摩尔每升。存在代谢综合征时需要综合干预血糖、血压和血脂异常。
3、抗血小板治疗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形成,氯吡格雷片可用于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替格瑞洛片作为新型抗血小板药物,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用药期间需观察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术前需提前告知医生用药史。
4、调脂稳定斑块阿托伐他汀钙片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瑞舒伐他汀钙片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效果较好。普罗布考片适用于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患者。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肌酸激酶,避免与葡萄柚汁同服。血脂达标后仍需长期维持治疗。
5、血运重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局限性狭窄,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合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常取乳内动脉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术后需坚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定期复查冠状动脉造影。
每日监测血压和心率,记录胸闷发作的持续时间与诱因。准备硝酸甘油片应急使用,舌下含服时采取坐位姿势。外出携带病情说明卡,标注使用药物与过敏史。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每年进行心脏负荷试验评估治疗效果。出现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