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狭窄是肛管或直肠末端因瘢痕、炎症或先天畸形导致管腔变窄的疾病,常见于肛裂反复发作、手术创伤、克罗恩病或肿瘤压迫。
1、病因肛门狭窄可能与长期便秘、分娩撕裂等机械性损伤有关,表现为排便困难、疼痛。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严重时需手术松解。
2、症状典型症状包括排便费力、细条状粪便及肛门疼痛,可能伴随出血。温水坐浴可缓解不适,必要时需使用硝酸甘油软膏扩张肛管。
3、诊断通过肛门指检和肛门镜可确诊,影像学检查可排除肿瘤。轻中度狭窄可采用球囊扩张术,重度需行肛门成形术。
4、并发症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粪嵌塞或肠梗阻。预防需保持规律排便,急性发作时可使用乳果糖等渗透性泻药缓解症状。
建议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避免久坐久站,出现持续排便困难应及时至肛肠外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