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浅昏迷是否放弃治疗需结合患者病情、预后评估及家属意愿综合判断。临床决策需考虑脑损伤程度、并发症风险、生存质量预期等因素。
1、病情评估:
大面积脑梗死指脑动脉主干闭塞导致超过两个脑叶的缺血性坏死,浅昏迷患者可能保留部分脑干反射。需通过头颅CT或MRI评估梗死范围,若累及双侧大脑半球或脑干,预后极差。
2、预后指标:
临床常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意识状态,评分≤8分持续72小时提示不良预后。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自主呼吸障碍、去大脑强直等体征提示脑干功能衰竭。
3、医疗干预:
急性期可考虑机械通气维持生命体征,但大面积脑水肿可能需去骨瓣减压术。长期昏迷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需持续重症监护。
4、伦理考量:
根据医学伦理原则,当治疗仅能延长痛苦而无改善希望时,可考虑转为姑息治疗。需与家属充分沟通预期生存期、功能恢复可能性及医疗负担。
5、法律程序:
放弃治疗需由直系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我国法律规定不得主动实施安乐死,但允许终止无意义的生命支持治疗。
对于大面积脑梗浅昏迷患者,建议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可尝试听觉刺激如亲属呼唤,但需避免过度医疗干预。营养支持建议采用鼻饲肠内营养制剂,保持每日1500-2000千卡热量摄入。家属需做好长期照护准备,同时关注自身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终末期决策应尊重患者生前意愿,结合家庭经济状况及医疗资源可及性审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