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青春期、妊娠期、围绝经期女性及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更易出现。内分泌失调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器官功能减退、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激素水平。
青春期是内分泌失调的高发阶段,第二性征发育期间性激素分泌不稳定,可能引发痤疮、月经紊乱等问题。部分青少年因学习压力大、作息不规律,会加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妊娠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剧烈变化,易出现妊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暂时性内分泌疾病。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骤降,约80%会出现潮热、失眠等更年期综合征,部分可能合并骨质疏松或心血管疾病。
40岁后人体各腺体功能逐渐衰退,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分泌减少,男性睾酮水平每年下降约1%-2%,可能引发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慢性病。长期熬夜、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速内分泌老化。少数情况下,垂体瘤、肾上腺增生等器质性疾病也可导致激素分泌异常,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女性可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与激素六项检测,男性需关注睾酮水平变化。若出现持续消瘦、心悸、多汗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排查甲亢、糖尿病等疾病。